摄影作品“Rhine II”为什么成为世界最昂贵的照片

发布时间:2015-09-16 13:20 来源:知乎 作者:秩名 浏览:

2011年11月8日,Gursky 这张数码处理过的 Rhine II 在克里斯蒂以$4,338,500美元(约合人民币2752万元)拍卖,成为目前世界最昂贵的照片。拍卖自然有很多主观性在里面,这里当然不是问这4个M对应每一个像素是怎么“折价”的,这里是在问Gursky这样的作品为什么能达到“千万”这个价格级呢?
 
这张昂贵的照片是这样的:
这张照片是古斯基很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,在 BBC 4 为他制作的专题片里他曾特意提起了这张照片。专题片里编导跟他来到了照片拍摄的河岸边,这是他日常生活中时常经过的一个场景。与作品呈现的不同,河的对岸是一排厂房,一些很普通的工业建筑。而当古斯基拍下这个场景时,却通过后期处理技术将那些厂房抹去了。画面被修饰得干净再干净,最终成为了抽象作品一样的单纯色块。在专题片里古斯基这样诠释他的创作意图:他认为他还原了莱茵河的真实面貌,一种本质上的真实。而这种宏观意义上的“真实”基本贯穿了他的主要系列作品。
古斯基开始拍摄这种“宏观视角”的 Landscape 是个被讲了无数次的故事:他有一次拍摄了一张雪山的照片,回到工作室放大观看的时候,居然看见了极其干净壮阔的雪地里有几个登山者的身影,这在他拍摄的时候根本没有注意到。好吧这让人想起了安东尼奥尼的电影《放大》,但跟电影不同的是,对古斯基而言,这几个画面中极微小的身影一下子使这张普通的照片变得“神秘”。从我的角度来理解,我觉得这一刻他感受到了某种“上帝视角”。这与人们肉眼看到的视角是不同的,摄影技术某种程度上拓宽了人类视角的局限性,当你从更宏观的视角去“看”这个世界的时候,世界就变成了一个不那么具象的事物了(人类的视角是很具象的)。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的作品开始越来越依赖后期技术,比如他最常用的一个方法是用很多张照片合成成一个全景图,这都是因为他要呈现一个更宏观的视角。
他的作品发展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越来越走向抽象化。比如他拍摄的很多 Landscape 作品均呈现出非常 graphic 的视觉效果。这是因为他希望能够展现出某种更本质的更宏观的世界。回到这张莱茵河的照片:什么是人类视角的具象的世界?是你经过河边看到的一些无聊的房屋,破损的电站,赶路的行人,路边的垃圾⋯⋯这些和“永恒”没有半点关系,对古斯基来说,本质的只有绿色的河岸和反射为白色的河水和天际,至少是“试图接近本质”的。
当然这是摄影师自己对于“本质”世界的理解,肯定是有他的局限性,或过于追求视觉化上的完美的问题。他的同门 Thomas Ruff 也同他一样在探索本质,不过后者关注的重点是“摄影的本质”,他的作品我个人认为是比古斯基更深刻的探索。跑题了,嗯。
以上是在说这张作品“在讲什么”。下面简单说说为何能拍到这个价格。
古斯基是当代摄影史上最重要的摄影师。他的老师贝歇夫妇开创了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,对世界的摄影观念都带来很大的冲击。这个学派诞生了很多同时受到学术界和收藏市场欢迎的摄影师,而古斯基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。并且他的作品在学术深度的同时,兼顾了美观,照片均用非常大幅的尺寸展示,给观者带来了非常震撼的体验(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观者也拥有了“上帝视角”),所以价格一直不断攀升,曾两次打破摄影作品的拍卖纪录。
而这张莱茵河是典型古斯基风格的作品,并且不同于他那些对大众更出名的无数细节的作品,这张莱茵河更加纯粹。实际上古斯基的近期作品正有明显走向抽象化的趋势。再者如@经雷 所言,作品品相完美,同组作品资历极好,拍出这样的价格其实并不意外。并且要知道,拍场是二级市场,拍卖的是一级市场已经买不到的东西,价格比一级市场贵是很正常的。
再加上拍卖当天拍卖师的调动,现场的竞价气氛等等,一个拍卖纪录就诞生了。拍卖纪录的诞生,其实是作品市场表现的一个极端的反映。
也常看到很多人开玩笑的说,古斯基的作品之所以贵是因为他的尺寸庞大。那么借用 MOMA 策展人 Julien Levy 的一段评论:
“仅就一张简单的底片,将之放大,置于巨大的空间还要保持照片的趣味性,这是困难的;但把一张内容复杂的负片放大也同样危险,因为如果摄影师不对照片的每个微小的细节有所控制,只是单纯靠它尺幅的独特和放大之后的戏剧性来获胜,那你的每个缺点也都被同时放大了。”
古斯基的很多作品都有着近乎完美的细节,这种完美的“品相”也保证了他的市场价格可以一直坚挺吧。
一个艺术家的价格的确跟所谓推手、运作等等非常有关,这就是市场的游戏规则。但是不是任何一个艺术家只要有人捧就可以成功?我表示怀疑。实际上任何一个成功的人(无论什么行业),他的成功都是多方因素综合的,按中国的说法叫做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。如果只是带着偏激的想法用“洗钱、忽悠”来解释一切,恐怕也不是一个探讨问题的适当态度。
 
附几张作品,不过网上的图比起实物差很多。有兴趣的至少可以去书店翻翻画册。


第一次看到这些照片是上学时候,当时对市场和价格完全没有概念,但真的被震撼了。希望大家能真的去书店看看他的画册。
分享至: